1
砂土
以沙粒為主的砂土,含沙量可達85%以上,而細土量僅占不到15%,可明顯看到各種大小的沙粒。砂土保水保肥能力較差,養分含量少,土溫變化較快,但通氣透水性較好,并易于耕種。在利用管理上,要注意選擇耐旱品種,保證水源,及時灌溉,注意保墑,施肥時,應薄施勤施。
手測判斷:干狀抓起毫不費力即可壓碎,幾乎由沙粒組成。手捻粗糙刺手,發出嚓嚓響聲,沒有可塑性;濕潤狀用手捏成團,但一松即散,不能成球形。
比較抗旱抗貧瘠的作物,多見于塊根塊莖類的作物,如:花生、土豆、白蘿卜、胡蘿卜、紅薯、生姜、洋蔥、地瓜、芋頭、西瓜、仙人掌、蘆薈、黃芪,黃芩,栝樓,甘草,防風,沙苑子,丹參,黨參等,由于該類作物較為需水量少抗寒耐旱,種植在沙土地中最合適不過。
2
粘土
粘土即黏土,特性正好和砂土相反。含沙粒很少、質地粘重,具有較好的可塑性,耕性差,土粒之間缺少大孔隙,因而通氣透水性差,既不耐旱,也不耐澇,但其保水保肥力強,耐肥,養分不易流失,養分含量較砂土豐富,有機質分解慢,腐植質易積累。這種土水多氣少,土溫變化小,土性偏冷,養分分解轉化慢,施肥后見效遲,肥料有后勁,不發小苗發老苗,若施肥過量會造成作物后期貪青晚熟。
手測判斷:干狀極難捏碎,形成堅硬土塊,即使用錘擊仍不能使其粉粹。但捏碎后的土粒細膩而均勻。濕狀能搓成完整的土條,彎曲成完整的小圈,壓扁小圈仍無裂紋。
水生或濕地植物,如:水稻、荷花、慈姑、小麥、蠶豆、茭白、蘆葦、香蒲、千屈菜、瀉澤、佛手、紅花、金銀花、榕樹、紫薇、柳樹、晚熟大白菜,卷心菜等大型葉菜類蔬菜和水生蔬菜等,由于該類作物較為需水量多喜肥,種植在粘土田地中最合適不過。
3
壤土
壤土的沙量一般,顆粒一般,滲水速度一般,保水性能一般,通氣性能一般的土壤。顆粒大小在0.2mm至0.02mm之間。壤土質地介于砂土和粘土之間,兼有砂土和粘土的優點,通氣透水、保水保溫性能都較好,是較理想的農業土壤。其特性是松而不散,黏而不硬,既通氣透水,又保水保肥,且肥力較高,宜于種植各種植物。
手測判斷:干狀輕易捏碎,成粗細不一的粉末,沙粒和黏粒含量大致相同,稍感粗糙,粗細適中,有均質感。濕狀揉搓時易粘附手指,可捏成較長薄片,片面平整,但無反光,可搓成直徑約3毫米小土條,但彎成直徑2-3厘米小圈即斷裂。
壤土是植物栽培最為理想的土壤,大凡除砂土和粘土適宜種植以外的作物,這種土壤都適宜種植。如:木本植物,草本植物,開花植物,觀葉植物。
(1)木本植物是指根和莖因增粗生長形成大量的木質部,而細胞壁也多數木質化的堅固的植物。植物體木質部發達,莖堅硬,多年生。與草本植物相對,人們常將前者稱為樹,后者稱為草。
木本植物依形態不同,分喬木、灌木和半灌木三類。
木本植物是木材的來源,均為多年生植物。另外除買麻藤綱外所有裸子植物均屬于木本植物,桫欏和筆筒樹是僅有的蕨類木本植物。
木本植物因植株高度及分枝部位等不同,而細胞壁也多數木質化,具有形成層。地上部分為多年生的喬木和多年生的灌木。而與其相對應的便是草本植物。
(2)草本植物,是一類植物的總稱,但并非植物學科分類中的一個單元。人們通常將草本植物稱作“草”,而將木本植物稱為“樹”,但是也偶爾有例外,比如竹,就屬于草本植物,但人們經常將其看做是一種樹。
草本植物多數在生長季節終了時,其整體部分死亡,包括一年生和二年生的草本植物,如水稻,蘿卜等。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地上部分每年死去,而地下部分的根、根狀莖及鱗莖等能生活多年,如天竺葵等。草本植物中,一年生、二年生和多年生的習性,有時會隨地理緯度及栽培習慣的改變而變異,如小麥和大麥在秋播時為二年生草本,在春播時則成為一年生草本;又如棉花及蓖麻在江浙一帶為一年生草本,而在低緯度的南方可長成多年生草本。與木本植物最顯著的區別在于他們莖的支持力量,草本植物的支持力量為膨壓。
(3)開花植物都是被子植物,被子植物,在分類學上常稱為被子植物門。它是有胚植物中為數最多且最為人熟悉的一種。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一起被合稱為開花植物。開花植物可以由一系列的衍征將其與其他的種子植物相區隔開來。